Wednesday, January 23, 2019

抽屜式選單全面啟動

由 Outdoor Safety Lab 開發的全系列 App 導入了一致的抽屜式選單, 目前會先用來作為 App 內部功能及各個 App 之間的快速跳轉 (含 Google Play 引導安裝), 也預留未來擴充新功能時使用~

除此之外, 台灣登山氣象中由 Rudy 大大協助完成的「登山行程預報」功能, 也提供為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式圖示, 方便更快速地啟動. 也請舊雨新知們多多運用並給予建議了!

台灣航跡修正服務改名為航跡管理器


除此之外, 最近還做了這些事:

  1. 提供能同時提供電腦瀏覽器跟手機瀏覽器操作的使用界面.
  2. 提供 https://mymap.tw 短域名好方便大家使用, 可以不用背得那麼辛苦.
  3. 配合短域名也提供了航跡下載短網址的功能 (圖4), 可以更方便用通訊軟體跟朋友們分享網址.
  4. 提供開放航跡的功能 (圖4), 未來實現搜尋功能後可讓其它山友參考運用, 或讓維護志工們用來改善開放街圖(OSM)或魯地圖等圖資.
  5. 提供魯地圖 (圖5, 感謝 Rudy 大大及 Rex 大大)
  6. 提供台灣通用地圖 (圖6)

改進空間還是很多, 能運用的時間還是很少, 但鴨子划水雖然慢總是會到. 也請各位先進不吝給予建議跟支持了~

Tuesday, January 15, 2019

台灣航跡修正服務發佈!!

登山入門想先走走七星山,網路上的航跡竟然說要爬升下降1,6xx公尺?

走完玉山主峰,手機APP的紀錄最後統計爬升下降9,xxx公尺?難道我們都是百年難得的聖母峰奇才!?

古有照妖鏡,今有快樂表。斯斯有兩種,GPS航跡的誤差有很多種:

  1. 地形或森林造成的GPS高度誤判:溪谷裡只收得到天頂的衛星,缺少水平方向的衛星協助定高,造成明顯的高度誤判;此外可能因為地形或林相反射GPS訊號,造成誤差加大。兩者相加之後,最終導至誇大無比的落差統計值。
  2. 停止不動時的水平及垂直漂移:當停下來休息時,GPS仍持續接收衛星訊號;此時若沒有設定適當的距離門檻,航跡會呈現像毛線球一樣的情況,不只灌水了距離,也灌水了落差。
  3. 所有資料截取裝置都會發生的誤差:即使找一條筆直幾公里而且完全沒有起伏的馬路來紀錄GPS,最後還是會得到左左右右而且上上下下的航跡;然而這些「正常」的誤差,最後都會造成「不正常」的統計結果。
  4. 所有資料截取裝置都會出現的離群值:離群值可能來自GPS裝置本身的設計問題、軟韌體問題或刻意的人為干擾。然而離群值可能是大幅上升或下降,或者高速水平移動,甚至兩者兼具。不論何者,都會造成統計結果大幅失誤。
  5. 裝置本身的問題:某些GPS裝置或手機本身的硬體或軟韌體存在很大的問題,有些能透過更新修正,有些則無法或者原廠早已終止支援。
  6. 過猶不及的航跡設定:許多GPS裝置或手機程式都支援紀錄參數的調整,可能是出於求好心切,因此會將紀錄頻率調高,或將距離門檻調低。然而過度頻繁地記錄,除了消耗更多電力之外,也放大了前述的所有問題。
  7. 統計軟體或演算法的問題:有些GPS裝置會在尚未取得高度時即紀錄航跡點,而某些統計軟體或演算法會把這樣的航跡點視作高度為零;這樣的狀況導致瞬間由高度一兩千下降至零再回到一兩千的情況,統計值自然也呈現無比誇張的結果。

大約兩年前出於好奇心寫了小程式做了些實驗,後來心裡雖然有個想法,但一直沒付諸實現。這幾個星期犧牲了一些睡眠還有周末,先是將內政部20公尺網格數值地形模型資料雲端化,之後再建立了一個針對台灣地區的航跡修正線上服務

為了防止服務被不當使用,需要先登入 Google 帳號才能使用 (但不須註冊)。另外操作界面有點陽春,演算法也還有改進空間;有些超級誇張的航跡,雖然能大幅修正,不過離理想值還是有些許誤差。即使如此,還是期望能透過活用政府釋出的開放資料,並希望能為大家在航跡的分享及分析上帶來一些幫助了。